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网讯:为深化教育资源共享,助力乡村教育提质增效,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于4月22日—25日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在副校长郑兰芳的带领下,面向结对帮扶学校偏关县实验小学和偏关县第二完全小学开展“多学科精准送教”活动。本次活动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通过“诊断-示范-实践”的研修模式,为乡村学子带去生动课堂,为教师成长注入新动能,推动城乡教育协同发展。
上午篇:靶向指导提质效
各学科组针对帮扶学校教学需求,结合新课标要求开展联合教研,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分层作业设计等专题确定授课方案。
偏关县教师进行常态课展示,送培团队深入课堂,观摩教学,记录教学环节实施、师生互动效果等关键问题,形成诊断报告。
实施“1+1+N”精准评课模式(1个亮点+1个改进点+N条建议),重点针对课堂目标达成度、学生主体性体现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破解学科特有问题,形成优化方案。
下午篇:迭代实践促成长
语文课堂上,周美芳老师讲授的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充分激趣感知文本内容并随文识字,通过模拟情境表演为学生展示做好示范,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数学课堂上,董艳云老师以《鸽巢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在逻辑推理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英语教师冯晓俊则依托《Unit5 Whose dog is it?》设计趣味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互动中夯实语言应用能力。
道法课堂中,宿紫玫老师以《生活处处有规则》为主题,结合校园与社会案例,深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王肖敏老师用《保护小羊》音乐游戏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感知力,取得良好效果。
贾岩老师的《武术》融合传统文化与体能训练,让学生对传统的民族体育相关文化形成准确的认识,同时也促使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
韩磊老师以《美猴王》为创作主题,带领学生畅游水墨丹青的国画世界。
送陪团队以创新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课堂互动,为帮扶学校师生呈现了高质量的教学范例,让听课教师深受启发。
开展“新课标实践路径”主题研讨:两校教师围绕教学难点展开热烈讨论。帮扶学校教师积极提问,就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寻求建议;送培团队以学科融通为支点,不仅耐心解答,分享经验,更是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共生”进行深度解读,现场氛围融洽而高效。教师们纷纷感慨:“这样的精准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
参观交流拓视野 对标互鉴促提升
偏关县实验小学校长对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送培团队的倾情帮扶致以诚挚谢意,并邀请专家教师实地观摩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校长系统介绍教学管理及特色活动展板,结合学生作品展示、社团成果展演等内容,全面呈现办学特色与学生素养培育成果,同时直面师资建设、课程创新等发展瓶颈。双方通过实地观摩校园设施、学生作品及社团活动,为教师对标优质校经验、明晰提升路径提供直观参照。
精准赋能 共绘教育同心圆
此次送教活动以“按需帮扶、精准对接”为原则,针对结对校的实际需求定制课程,既展现了学科教学的创新路径,也通过课后研讨为双方教师搭建了经验共享平台。未来,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将持续深化帮扶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助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在教育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END
审核:郑兰芳
供稿:周美芳
供图:教研室
校对:焦 芳
编辑:宿紫玫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