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网讯:9月19日,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持续开展“党课周周讲”活动。孟丽清、宿紫玫老师分别在南北校区,为全校师生讲述党员干部刘伦堂的故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有不断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才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小我融入大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刘伦堂精神”在湖北黄石干部中得到发扬,再次唤起了当地干部群众对刘伦堂深深的怀念。刘伦堂生于1940年8月,生前系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老鹳庙社区党总支书记,2014年6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1989年,刘伦堂放弃乡镇企业公司经理的职位,回到贫困落后的老鹳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的老鹳庙村,全村人均不到3分耕地,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好不容易办起第一家村属企业老鹳庙水泥厂,却因经营不善倒闭。乡领导和村民希望刘伦堂回来,带领水泥厂走出困境。
临危受命,刘伦堂向亲友借款,发动工人集资,终于凑了3.5万元,让水泥厂重新点火开工。1年后,水泥厂实现产值128.8万元,上缴利税15万元。随后,他又在村里办起建材厂、碎石厂、三磷灰厂等企业。1991年底,村里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了结余。
2009年起,黄石市要求全面关停“五小”企业,老鹳庙村在刘伦堂带领下在关停“五小”企业的同时,成功引进一批新企业,村里实力不仅没削弱,反而越做越大,成为“全省五百强村”。截至2013年底,老鹳庙村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
筹措资金600多万元,改造村道路7公里,建起12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位25年,刘伦堂一门心思为乡亲们解难事、办实事,他留下的20多本工作日记上,记满了群众的柴米油盐、大事小情。
“清廉如水、一心为民”,是刘伦堂的精神品格。村民富起来了,但刘伦堂生前居住的还是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两个儿子长年在外村打工,他从不让他们在村里任职,也不让在村内企业上班。他自己每月只领3000多元工资。2013年8月,刘伦堂被查出患上晚期肝癌。
“身体真的不行了,群众还有很多困难,在我有生之年恐怕无能为力了……”这是刘伦堂留在笔记本上的最后一段话。2014年6月25日,刘伦堂带着深深的遗憾离世。当年,中央组织部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刘伦堂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作出了示范。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在场师生,大家哽咽难言,下定决心要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用自己在教育岗位上播撒的汗水,诠释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同学们无不受到鼓舞,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建设新时代美好祖国,贡献力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