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的特点及用途。
2. 学会使用搜索找到所需信息。
教学的重点、难点
1. 为什么要搜索?
2. 怎么使用搜索引擎?
教学准备:
道具:6个信封分别装上不同的题目:
1. 请找出中国古代有名的“四大发明”。
2. 请找出一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中国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广东在中国的哪儿?)
3. 中国“十大姓氏”是哪些?(你的姓氏呢?)
4. 《卖报歌》的歌词。(可引出曲作者:聂耳→国歌)
5. “四大名著”是什么?作者分别是谁?(你看过哪一部,里边有什么人物?)
6. 安徒生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有哪些作品?(你读过哪些?)
学生进行分组,分为6个小组,确立组长。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引入
播放《神奇的九寨》Flash MTV一段
①“歌曲听到这,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吗?这歌唱的是什么呀?”
②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多美呀!你想去吗?怎么去?
③网络这么大,怎么才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九寨沟→请“导游”。
④网上“导游”(板书)。
2. 新授(广播教学)
①网络中的“导游”很多,今天老师给你们先介绍一位。
②老师启动IE,进入网站(****),“同学们,这‘导游’的名字叫啥呀?”→百度!
③“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跟这位‘导游’打交道的!”
④老师演示。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九寨沟”→搜索。
⑤板书操作步骤。
打开其中一个链接,进入到介绍九寨沟的网站。陪学生一起浏览信息。如:“你想看九寨沟中的哪个景点呀?”
3. 操作
①“同学们,你们看,有了这位‘导游’,我们在网上找信息就容易多了,你们想跟这位‘导游’交朋友吗?”
(“但可不是说每一个同学都可以结识‘导游’呀,必须有一张通行证!现在老师的手里有6个信封,每个信封里有一个通行证,如果你能拿到了,那就可以认识这位‘导游’啦!想试试吗?”注:在通行证的智取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中,但不加以太多的引导,让学生小组内自行去讨论、解决,在其间培养小学生的协作精神、自我开发的能力。)
②请小组长上台抽取信封。
6位组长在台上列成一排,依次读出手中信封里的题目。
③投影题目。
任务:“现在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开始寻找通行证吧!比比看哪个小组的通行证最快拿到!”(请小组协作,互帮互学)
④播放背景音乐(营造一个轻松柔和的氛围)。
⑤屏幕监控,解答提问。
4. 汇报
①你们的通行证都找到了吗?怎么找到的?
②请各小组分派组员上台汇报或演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师生释疑。
③每组汇报结束,进行表扬鼓励。
5.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网络“导游”,你觉得他怎么样?(网络“导游”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很多信息,讲解上网需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