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网讯: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持续开展“精研课标 重构课堂”系列教研活动。本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教师立足新课标理念,精心打造七节示范课堂,通过“示范引领—深度研讨—实践改进”的教研闭环,为全校教师呈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创新样本。
语文专场以“童趣浸润与文化传承”为主线,聂晓慧老师执教的《动物儿歌》通过节奏朗读、角色扮演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欢快的韵律中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王梓烨老师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中,巧妙创设“小哪吒探险”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自然辨向的方法,让语文学习更具实用性。张静老师的《端午粽》则充满传统文化韵味,学生通过“闻粽香”“品粽味”等沉浸式体验,在语言训练中深入理解端午习俗,学习如何生动描写事物。
数学专场聚焦“思维与生活的碰撞”,郭春芳老师的《推理》一课,通过层层递进的谜题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排除法、列表法等策略破解难题,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彭玲老师在《相差关系》教学中,借助生活化情境和直观数据对比,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周少华老师的《欢乐购物》则让学生在模拟交易中灵活运用加减乘除,既巩固了人民币知识,又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乐趣。
英语课堂实现“语用能力进阶”,张睿雪老师在《Unit4 What do we eat》一课中,创设“超市采购”的真实情境,学生分组进行食材选购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实现语言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无缝衔接。
示范课不仅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每节课后,学校教研团队与授课教师即时开展评课研讨,围绕“教学评一致性”,从情境创设、学生参与、目标达成等维度深入交流。针对“低年级课堂如何兼顾趣味性与实效性”这一共性话题,教师们结合自身经验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智慧火花,实现从经验分享到策略优化的教研升级。
本次教研活动彰显三大突破:教学设计从“知识传递”转向“素养培育”,课堂样态从“教师主导”转为“任务驱动”,教研模式从“经验分享”升级为“策略优化”。学校将持续完善“学为中心”的课堂生态体系,将课标理念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END
审核:郑兰芳
供稿:乔云凤
供图:教研室
校对:焦 芳
编辑:宿紫玫
![]() |
![]() |
![]() |
![]() |
![]() |